网上科普有关“原子量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原子量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原子量
某种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1/12(约1.66×10-27 kg)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原子量,又称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 由于大多数元素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位素构成的,因此原子量是按各同位素所占百分比求得的平均值。 由于原子质量很小,采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书写、记忆、计算和使用都不方便。因此国际上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即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历史
原子量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来的。他说“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有相同的重量(weight),不同元素的原子有不同的重量。”因此“atomic weight”在中文里翻译成了“原子量”。但是当时由于重量和质量(mass)是相同的概念,因此虽然实际中获得的都是原子的相对质量,但仍然称作原子量。
20世纪初,物理学家采用质谱技术测量原子质量,使用了在物理学上比较严谨的“atomic mass”的名称。但是atomic weight的用法仍然广泛使用。
计算
1803年,道尔顿用氢的原子量为1作为相对原子量的基准。
1826年,J.J.贝采利乌斯改为氧原子量的1/100为基准;1860年,J.S.斯塔建议用氧原子量的1/16为基准,沿用了很长时间。
1929年,W.F.吉奥克和H.L.江斯登发现天然氧中存在着16O、17O、18O三种同位素,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不完全均匀,因此用天然氧作为原子量基准就欠妥。后来物理学界改用16O的1/16作为原子量基准,化学界还沿用原来的基准,从此原子量出现两种标度,1940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确定以1.000275作为两种标度的换算因子:物理原子量 = 1.000275 × 化学原子量。存在两种标度必然经常引起混乱。
1959年,在慕尼黑召开的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上,德国J.H.马陶赫建议12C=12作为原子量基准,并提交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考虑,后者于1960年接受这一建议。
1961年,在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上,正式通过这一新基准。1979年,由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提出原子量的定义。
元素原子量:
氢:1.0079
锂:6.94
钹:9.01218
钠:22.98977
镁:24.305
钾:39.0983
钙:40.08
钪:44.9959
钛:47.9
铬:51.996
锰:54.9380
铁:55.847
钴:58.9332
铜:63.546
锌:65.38
砷:74.9216
镭:226.0254
钨:183.85
铂:195.09
金:196.9665
汞:200.59
铅:207.2
镧:138.9055
轴:238.029
镤:231.0359
钋:209
关于“原子量是什么意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思真]投稿,不代表友开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iukai.com/cshi/202504-2149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友开号的签约作者“思真”!
希望本篇文章《原子量是什么意思?》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友开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原子量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原子量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原子量某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