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一千字的摘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千字的摘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巴黎圣母院
第01章 大厅
距今三百四十八年六个月一十九天,巴黎老城、大学城和新城三重城廓里,一大早群钟便敲得震天价响,把全市居民都弄醒了。然而,一四八二年一月六日,这一天在历史上并非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清早便使群钟轰鸣、万民齐动的事情,也无关紧要,不足记取。既不是庇卡底人或是勃艮第人来攻城,也不是抬着圣物盒的巡列仪,也不是拉阿斯葡萄园的学子们起来造反,也不是“我们称为无比威赫之主国王陛下”进城,甚至也不是在巴黎司法广场对男女扒手进行赏心悦目的绞刑,更不是十五世纪司空见惯的某外国使者身著奇装异服,头饰羽冠,突然而至。最后一支这样人马,弗朗德勒御使们,抵达巴黎还不到两天呢,他们是前来为法兰西王储和弗朗德勒的玛格丽特公主缔结婚约的。这叫波旁红衣主教大人伤透脑筋,但为了取悦国王,不得不对这群吵吵闹闹、土里土气的弗朗德勒市长们笑脸相迎,而且还在他的波旁府邸里招待他们观看“许多精彩的寓意剧、傻剧和闹剧”,不料一阵倾盆大雨,把府邸门口的华丽帷幔全浸没了。
一月六日那天,正如约翰·德·特洛瓦所说的,“使得全巴黎民众激奋的”是这一天从远古以来适逢两个隆重的节日,即主显节和狂人节。这一天,按习惯将在河滩放焰火,在布拉克小教堂种植五月树,在司法宫演出圣迹剧。府尹大人的差役,穿着华丽的紫红色驼毛布衬甲衣,胸前缀着两个白色大十字,头一天晚上就在十字街头吹着喇叭,高声吆喝过了。一清早,住家和店铺就关上门,成群的市民,男男女女,从四面八方涌向指定的三个地点。人人早已心中有个谱,有的去观看焰火,有的去观看种植五月树,有的去观看圣迹剧。不过,巴黎爱凑热闹的游闲之辈那种自古就有的见识真堪称赞,群众中绝大多数人都去看焰火,因为这正合时节;或者去观看圣迹剧,因为是在司法宫大厅里演出,上有严严实实的屋顶,四面有紧闭的门窗;而那棵可怜的五月树,花儿稀稀拉拉,看热闹的人都不愿一顾,任凭它在一月寒天下,孤零零地在布拉克小教堂的墓地上颤抖。民众知道,前天抵达巴黎的弗朗德勒的使臣们要来观看圣迹剧的演出,也观看将在同一个大厅里举行的狂人教皇的选举,所以人群主要涌入通往司法宫的各条大街。
司法宫大厅在当时被誉为举世无双的大厅(诚然,索瓦尔那时还没有丈量过孟塔吉城堡的大厅),这一天要挤进去却不是容易的事。家家户户挤在窗口看热闹的人往下一望,只见挤满人群的司法宫广场,犹如汹涌的大海,通往广场的五、六条街道各似河口,每时每刻都涌出一股股澎湃的人流来。广场形如参差不齐的一片水域,而四周这儿那儿突出来的墙角,宛若一个个海岬,那不断扩大的人流,浪涛汹涌,一阵阵冲击着这些岬角。司法宫宏伟的峨特式正面的中央有一道高大的台阶,两股人流不停上上下下,这是因为人流在居中的台阶底下碎散后,又以波涛翻腾之势,向两侧斜坡扩散开来。这样,我说呀,那道大台阶有如淌水,不断注入广场,好似一道飞瀑泻入湖泊一般。叫声,笑声,无数人的跺脚声,汇成巨大的声响,巨大的喧哗。不时,这声响,这喧哗,随着涌向中央大台阶的人流的折回、混乱或旋转,益发振耳欲聋了。这是因为府衙的一名弓箭手在推人,或是一名捕头骑马横冲直撞,拼命维持秩序。这种令人叫绝的传统,由府衙传给统帅衙门,由统帅衙门传给骑警队,再从骑警队传
给今天的巴黎警察总队。
家家户户门口上,窗户上,天窗上,屋顶上,密密麻麻聚集着成千上万张市民的面孔,和颜悦色,安详朴实,凝望着司法宫,凝望着嘈杂的人群,也就心满意足了,因为时至今日,巴黎还有许多人乐于观看那班爱看热闹的人,再说,在一堵人墙后面正发生着什么事,这对我们来说已非常有趣的了。
假如我们这般生活在一八三○年的人能凭借想象,厕身在十五世纪这群巴黎人中间,跟他们一起被拉来扯去,被撞来撞去,跌跌冲冲,挤进司法宫宽阔无比的大厅——在一四八二年一月六日这一天却显得那么狭小——,就不会觉得眼前的景象索然无味,不会觉得没有吸引力,正好相反,我们周围所见的事物尽是如此之古老,反而觉得十分新鲜。
若承蒙看官同意,我们不妨就竭力开动脑筋,想象看官跟我们一道,夹杂在穿着短上衣、半截衫、短袄的嘈杂人群中间,跨进大厅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
——————————————
西游记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曚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你看他一个个:
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虮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帓;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
——————————————
水浒传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但见:
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簪朱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轝,凤羽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拜罢起居,奏曰:“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盛了御香,带了数十人,上了铺马,一行部队,离了东京,取路径投信州贵溪县来。但见:
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奇花绽锦绣铺林,嫩柳舞金丝拂地。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驿馆。罗衣荡漾红尘内,骏马驰驱紫陌中。
且说太尉洪信赍擎御诏,一行人从,上了路途,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郭迎接。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次日,众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直至上清宫前下马。太尉看那宫殿时,端的是好座上清宫!但见:
青松屈曲,翠柏阴森。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阶砌下流水潺湲。墙院后好山环绕。鹤生丹顶,龟长绿毛。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三清殿上,击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罄真人礼斗。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瑙。早来门外祥云现,疑是天师送老君。
当下上自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从,前迎后引,接至三清殿上,请将诏书居中供养着。洪太尉便问监宫真人道:“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向前禀道:“好教太尉得知:这代祖师,号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诏,如何得见?”真人答道:“容禀:诏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烦计议。”当时将丹诏供养在三清殿上,与众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斋罢,太尉再问真人道:“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何不着人请将下来相见,开宣丹诏。”真人禀道:“这代祖师,虽在山顶,其实道行非常,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贫道等如常亦难得见,怎生教人请得下来?”太尉道:“似此如何得见?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赍捧御书丹诏,亲奉龙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似此怎生奈何?”真人禀道:“天子要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志诚,空走一遭,亦难得见。”太尉听说,便道:“俺从京师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诚。既然恁地,依着你说,明日绝早上山。”当晚各自权歇。
次日五更时分,众道士起来,备下香汤,请太尉起来沐浴,换了一身新鲜布衣,脚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斋,取过丹诏,用黄罗包袱背在脊梁上,手里提着银手炉,降降地烧着御香,许多道众人等,送到后山指与路径。真人又禀道:“太尉要救万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顾志诚上去。”
太尉别了众人,口诵天尊宝号,纵步上山来。将至半山,望见大顶直侵霄汉,果然好座大山!正是:
根盘地角,顶接天心。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高低不等谓之山,侧石通道谓之岫,孤岭崎岖谓之路,上面平极谓之顶。头圆下壮谓之峦,藏虎藏豹谓之穴,隐风隐云谓之岩,高人隐居谓之洞。有境有界谓之府,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流水有声谓之涧,古渡源头谓之溪,岩崖滴水谓之泉。左壁为掩,右壁为映。出的是云,纳的是雾。锥尖像小,崎峻似峭,悬空似险,削磁如平。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从风水角度看,进门到卧室的走廊墙上挂什么风水画好,.也就是整个房间的中心点。请哪位大师解答,谢谢·!
新居对联大全
上联:燕喜新居春正暖
下联:莺迁乔木日初长
上联:一片彩霞迎旭日
下联:满堂春风庆新居
上联:日丽风和锦铺院
下联:冬暖夏爽笑满堂
上联:吉星高照福安地
下联:盛世促成和睦家
上联:祥云环绕新门第
下联:红日光临喜人家
上联:新屋落成千载盛
下联:阳光普照一家春
上联:江山聚秀归新宇
下联:蓬壁联辉映画堂
上联:宏图大展兴隆宅
下联:泰运长临富裕家
上联:新厦落成增瑞气
下联:华门安居进财源
上联:五色祥云笼甲第
下联:三多景福集门闾
上联:门庭多喜气
下联:家室驻早春
上联:新春迎新气
下联:福地启福门
上联:风和新居暖
下联:日丽甲第安
上联:新居迎万福
下联:仁宅集千祥
上联:新居焕彩
下联:华堂生辉
上联:门迎百福
下联:户纳千祥
上联:千祥云集
下联:百禄并臻
上联:燕贺新禧
下联:莺歌阳春
上联:春光入户
下联:福气临门
上联:福临吉地
下联:春满华堂
上联:值升平华厦乔迁福禄满堂
下联:遇盛世新楼矗立紫阳高照
上联:迁新居千门开抬头见喜
下联:创大业全家齐举步生风
上联:迁入新宅吉祥如意
下联:搬进高楼福寿安康
上联:乔迁喜天地人共喜
下联:新居荣福禄寿全荣
上联:吉日迁居万事如意
下联:良辰安宅百年遂心
上联:旭日随心临吉宅
下联:春风着意入新居
上联:栋宇连云子孙愿
下联:华堂耀日父母心
上联:画栋连云燕子重来应有异
下联:笙歌遍地春光长驻不须归
上联:主福新居
下联:德占仁里
上联:乔木莺迁
下联:栋宇聿新
上联:主恩盈屋
下联:择处得仁
上联:美奂美轮启真道
下联:肯堂肯构蒙主恩
上联:神光高照信徒宅
下联:灵火常临圣人家
上联:五旬圣灵临斗室
下联:八福真道萃新居
上联:新屋落成欣主赐
下联:高堂筑就乐神恩
上联:神光照临聿新栋宇
下联:主爱覆庇高筑华堂
上联:信宅宏开肯堂肯构
下联:恩家作颂仁爱仁慈
上联:何须玉宇琼楼方称杰构
下联:只要道门义宅便可安居
上联:宝盖万年在
下联:华厦千秋辉
上联:祥云浮紫阁
下联:喜气溢朱门
上联:东风开画栋
下联:旭日映华堂
上联:借得山川秀
下联:添来气象新
上联:旭日临门早
下联:春风及第先
上联:莺迁乃故里
下联:燕贺即新居
上联:燕报重门喜
下联:莺歌大地春
上联:松菊陶潜宅
下联:诗书孟子邻
上联:帘短能留月
下联:楼高不碍云
上联:阳和辉大地
下联:瑞气霭重门
上联:五云蟠吉地
下联:三瑞映华门
上联:芳室芝兰茂
下联:春风桃李新
上联:远水碧千里
下联:夕阳经半楼
上联:远山花作伴
下联:近岸柳为城
上联:眼中沧海小
下联:衣上白云多
上联:兰径香风满
下联:松窗夜月圆
上联:春风迎绿树
下联:山色上红楼
上联:留云笼竹叶
下联:邀月伴梅花
上联:庭前芳草皆生意
下联:树上流莺作比邻
上联:秀水绕门蓝作带
下联:远山当户翠为屏
上联:择地适值东风劲
下联:上梁正遇丰收年
上联:福星高照勤劳宅
下联:喜气长留俭朴家
上联:承家事业辉堂构
下联:经世文章裕栋梁
上联:莺歌燕舞乐金谷
下联:花红柳绿映画堂
上联:紫气迎祥双阙晓
下联:彤云献瑞五门春
上联:择居仁里和为贵
下联:善与人同德有邻
上联:移取春风门栽桃李
下联:蔚成大器材备栋梁
上联:新居焕彩盈门秀色
下联:华构落成满座春风
上联:安居乐业喜庆乔迁乐
下联:国隆家昌盛赞勤俭家
上联:杰构地乃幽,水如碧玉山如黛
下联:诗人居不俗,凤有高梧鹤有松
上联:莺迁到处寻基督
下联:燕贺择栖步保罗
上联:莺迁仁里感主爱
下联:燕喜德邻谢天恩
上联:燕喜新第欣主赐
下联:莺迁上林乐神恩
上联:荣迁新居神恩满溢
下联:进住高厦主爱充盈
上联:乔新居,紫气东来展宏图
下联:志新禧,福星高照基永固
上联:入室春风,不论寒门朱户
下联:潜窗细雨,何知汉瓦秦砖
上联:荣耀新居, 俭省兴家人尊敬
下联:壮观画栋 ,勤劳致富世流芳
上联:彩饰新楼,居福地全家行好运
下联:云飞画栋,建乐园四季享清佳
上联:运开百世鸿图,新居欣出彩
下联:佳立千秋大厦,壮志喜凌云
上联:能匠巧工共成杰构
下联:贤门仁里同庆新居
上联:背靠青山,福气长延安家心顺
下联:门迎闹市,吉星高照创业志坚
上联:延生瑞气,华构新成,青山栖彩凤
下联:津耀祥光,春风早惠,绿水映垂杨
上联:善策振家邦,大厦落成,芳邻多益友
下联:王牌操胜券,新居入住,华屋有珍瑛
上联:蓉蕊生香,贺新居四时添丽景
下联:莉花吐艳,迁福宅八节耀天文
上联:方舆建乐园,琼楼高耸环涂多秀丽
下联:良策兴家业,画栋新成对月共婵娟
上联:秀色满堂,乐建新居千秋固
下联:芝兰盈户,喜兴家业百世昌
上联:建新居,瑞气长延芝兰玉树
下联:兴华构,祥光普照秀水青山
上联:长纳春风,吉庆家中栖彩凤
下联:天开景运,平安宅里放红英
上联:立奏欢歌雅乐,建成华厦千般美
下联:刚逢吉日良辰,入住福居万象新
上联:朝庆新居,祥光普照,忠厚传家须尽任
下联:兴迁福宅,瑞气常临,勤劳致富不求仙
上联:清流腾瑞气,初成华构庆新居
下联:林荫栖彩凤,弘开玉宇荡春风
云光洞的八宝的典故
整个房间的中心当然是影响整个房子的风水,所以从风水角度看,进门卧室走廊墙上挂山水画是最合适的选择,山主丁水主财,中国山水画和风水命理是相互紧密相连的,也是相互促进发展的,并且山水画的清雅诗意,更显得家中别具品味,可以看下李林宏《旭日东升》山水画的风水剖析:
幅作品是一幅极强的风水学问的山水画,流水人家高山祥云,分别都是有着极佳的风水祥瑞之意,流水生财更是喻指一家人的财运滚滚,作品整体的绿色刚好的玄关的红木古风摆设形成对比,一抹绿色倒是别出心裁,对于家中的古风品位是一种青郁点缀之感,颇为赞妙,所以这样雅致的山水画不仅仅是对于家中风水的调节,更是自己的艺术品位显现,
相传,商末年,纣王残暴,天下大乱。风水宝地九顶铁刹山也被青龙和白虎强占。青龙,原是东海的一个虾兵。有一次,东海龙王奉玉帝之命去天宫禀报水情,虾兵趴在龙王尾巴上。龙王到了南天门,觉得尾巴痒的慌,回头一看才知道,身上带了一个虾兵,私带虾兵进宫是触犯天条的,没办法,龙王将虾兵点化为龙身,说是亲生儿子,这才躲过了玉帝的处罚。
这真是龙尾巴上的虾米混上了天。哪知回到东海以后,龙王一怒之下,将他撵出了东海。这虾兵变成的青龙顺着太子河逃到了云雾缭绕的铁刹山。再说那白虎,原本是南天门的把门石虎,年深月久,受了一点守门天将的仙气熏化,自以为早已成仙,可又得不到玉帝的封赐,还在守门。一气之下,砸了玉石柱。可是,没等逃走,就被天兵捉拿,锁在辽东关门山中。日转星移,一天,大雨倾盆,电闪雷鸣,白虎借着雷声的力量,挣开了锁链,撞开了山门,逃上了铁刹山。现在看到关门山左右分立的两块山崖,就是白虎撞开的。 青龙、白虎在铁刹山上勾搭在一起,兴风作浪,搅得珍禽异兽远走高飞,黎民百姓不能安宁。他们强迫百姓每年三月三必定向他们送去一对童男童女。否则太子河水涨五十尺,淹没九里十八村;铁刹山崩倒九座峰,埋葬百千口人。
单说,这年又到了三月三,山下百姓抬着童男童女,在庙内摆供,烧香磕头,只等青龙白虎带血雨而来。只见那青龙长有十八丈,粗如缸,挡住了飞沙走石,嘴像个血盆似的。再看那白虎,重有千斤,眼如火球,吼声如雷,龇牙咧嘴,摆动着长尾。百姓双手抱头,跪伏在地,不敢出声,青龙白虎见童男童女早已准备好,心中大喜,狂妄地说:“穷鬼们听着,送两个小崽子太便宜你们了,从今天往后,每年九月九,还得送两名美女,供我们兄弟享用。”说罢,抓起童男童女就要离去。 “何方妖魔,竟敢鱼肉乡民?” “哈哈,!从来还没有听见有人敢这么和我说话呢!”青龙、白虎回头一看,只见庙外有个道人。这个道人身高八尺,眉毛足有两寸长,头戴道冠,身穿道袍,手拿着降魔扶尘,正对着它们怒目而视。
这正是豫州偃师县道人李长庚,他小时候在武当山出家,精通法术,道号度厄,二十五岁,告别师傅,云游辽东。临行前,师傅送给他两件宝物,一是风神娘娘的定风珠,二是神农的莲子。李长庚一路上千辛万苦,来到了九顶铁刹山,见这山上奇峰耸立,古洞幽深,真如仙境一般,心中好不快活,决心在此传道。 青龙,白虎 见是一个道人,大怒;“妖道,竟敢坏俺的好事?”长庚说:“济事扶危,普渡众生,乃贫道休真固本之事。”青龙说;“好个多事的妖道,我叫你死无葬身之地。”说着张开血口直扑过来,长庚一闪身,躲在了一边。青龙这一招没管用,又转过头来,只见他张牙舞爪,龙尾乱摆,立时狂风大作,树折庙倒。长庚口含定风珠,站在那儿纹丝不动,将伏尘往出一甩,正好打在扑过来的青龙身上,青龙疼得怪叫一声;白虎见青龙吃亏,便长尾扫地,直奔过来,长庚长眉舒展,挡住了飞沙走石。这时青龙白虎一齐冲上来,长庚将手中的伏尘左一甩,甩向青龙,打的龙鳞脱落;右一甩,甩向白虎,打得虎毛横飞。
青龙,白虎见长庚法力太大,便分别抓起童男童女就跑。长庚随手一个石块,正好打中白虎的一只眼睛,白虎惨叫一声,扔下童女,和青龙一起逃走了。 众百姓见长庚赶跑了青龙、白虎。纷纷跪地拜谢。长庚说:“贫道以救世渡厄为本,理所应当,只是一对童男童女,只救了一个,实在有愧。明日,我定救出那个童男。” 再说青龙,白虎回到山上以后,将那童男压在金童山下,便钻进了云光洞里。白虎捂着受伤的眼睛对青龙说:“大哥,今天童女没得到,反倒伤了一只眼睛,这仇不能不报啊!”青龙盘在石床上笑着对白虎说:“咱们不去找他,他也会自己把小命送来。”白虎说:“那妖道法力甚大,实在难对付!”青龙凑到白虎耳边说:“明个,咱俩就这么的,这么的…….准能胜过他!” 第二天一早,长庚辞别了乡民,独自上山。他翻过龙头凤尾山,穿过金银沟,一直来到悬石洞。只见洞口上有一巨石,悬在半空,就像要落下来似的。洞口飘出云气,飞向天空,变幻成千万种神奇形状,十分迷人。
长庚无心赏景,继续前行,只见路两边古木参天、枯藤倒挂,满山都是奇花异草。长庚心想,如此胜境竟让两妖盘踞,不把它们降伏我绝不罢休。想着想着,不觉来到十八盘。人们都说,十八盘,盘盘险,步步难。这里沟深树大,寒气逼人,阴森可怕。刚绕过第八盘,忽然觉得山摇地转,好象掉进了深渊。十八盘变成了一条巨龙,将长庚死死缠住,然后裹进了云光洞。(我们现在走的就是十八盘) 这云光洞,高三丈、深九丈,洞中有龙泉,终年不竭。长庚被捆了手脚,绑在一个石柱上,只见那青龙,白虎正在饮酒作乐,高高兴兴商议着如何处置他,这时,长庚用尽力气,猛地将绳索挣断,青龙、白虎见状大惊,慌忙扑过来。长庚把定风珠含在嘴里,全身发光,青龙、白虎边打边退出洞去。长庚刚到洞口,洞口一下被白虎搬来的山堵的严严实实。青龙在外面大笑道:“定叫你饿上九九八十一天。”白虎也恶狠狠地说道:“让你这妖道饿得肌肤皆无,只剩下一堆白骨,看你还管不管闲事!” 李长庚被困在洞中,也不知道过了几天。里面阴冷潮湿、寒风阵阵。况且没有一点能下肚的东西。他只好裹紧道袍,躺在石床上。他拿出定风珠和莲籽,一边品味,一边寻思:此次云游辽东,本想为苦难的百姓多做点事情,反被两个妖魔困在洞里,要不是师傅的送给的定风珠,说不上,早让那妖龙的狂风送上西天。
我要出不去这洞,怎能对得起师傅的恩德和临行前的嘱托啊……想着想着,长庚趴在石床上睡着了,那颗莲籽掉在了地上。 当他醒来时,见身边有一个很大的莲花,花中结满莲籽,岩洞上滴落的水珠正好落到莲蓬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原来,这莲花正是师傅给的那颗莲籽,不知道什么时候发芽生长起来啦。长庚立刻面向西南,给远方的师傅叩头,谢师傅的救命之恩。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摘下莲子,放入口中。长庚吃了一颗又一颗,可是不管吃多少,莲子却总也吃不完。而且越吃越是神清气爽,浑身有力。 就这样,李长庚饿了就吃莲子,渴了就喝一口清水,闲着就听洞中有节奏的滴水声。长庚念叨着“红尘万丈飞难到,洞里乾坤不记年”的诗句,来宽慰自己。 又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次,他在梦中,恍恍惚惚听到“梆梆梆”的木鱼声,寻声望去,只见一个老道手执木鱼,在他面前边走边敲。这不是我的师傅太乙真人吗?他喊了几声,可是那道人不言不语,竟把木鱼放下,扬长而去。长庚正要疾步追去,咕咚一声,跌了一跤,滚到石床下边。这才知道,原来是一场梦。 他坐起来,想起梦中的木鱼声,感到很稀奇。于是就用降魔拂尘的木把四处敲打石壁,敲着敲着,在一处石壁上突然响起了“梆梆梆”的声音,同梦中听到的一模一样。他顺手摸去,发现洞壁有条石缝,伸手进去一掏,从里面扯出一块白绫来,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普度天下慈为本,遭劫受难得清心;百日之灾不可逃,苦心渡厄成真人。”长庚心想;我被二妖困在洞中,受百日之灾,看来这是难逃的劫数了。他又往下看:“云光洞里有石洞,石洞只通水帘洞,水帘洞里有水精,骑上水精救苍生。”长庚心中大喜,急忙站起身来,竖起长眉,在洞里寻来寻去。他发现有块石板,好象压着什么东西。用尽力气,把石板掀起来。突然,一股冷风凉飕飕地从洞中窜出来,把长庚吹个趔趄。长庚急忙把定风珠含在嘴里,再探头一看,冷风立时停止,心想,这就是求生之路了。长庚钻到洞里,不知爬了多长时间,忽然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知道已经到了水帘洞了。 长庚绕过湍急的洞口,突然洞前的水潭中喷出了九丈多高的水柱。再细一看,只见一个石柱上锁着个象狮不是狮,是龙又非龙,头上长玉角,身上长绿毛,四腿如柱的怪兽。水柱就是从这怪兽的头上喷出的。长庚向怪兽走去,怪兽长吼一声,将水柱向长庚喷来。长庚道:“仙家休怒,贫道不想害你。
请问你便是这水帘洞的水眼金睛兽吗?”怪兽心想:自从来到此地,还第一次有人提到自己,又见长庚仪表堂堂,一身正气,心中大喜:“我就是九曲黄河的水兽,”长庚问:“你为何被镇在这里?”水兽说:“唉,三千年前,因和黄河神水伯斗气,使黄河水淹了九百九十九个村庄,禹王将我捉住,用铁链锁在
这里,不知师傅是何方人士,能否救我?”长庚说了自己遇难的经过和来意,怪兽听后,很是高兴:“师傅若能相救,我愿效犬马之劳,帮你除掉青龙白虎。 只见长庚双脚立稳,缓伸双臂,气运丹田,猛的一掌劈出,只听“砰”的一声,石柱粉碎,铁索落地。水眼金睛兽腾地冲出水面,越上云天,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舒展了几下筋骨,又回到洞边,说:“师傅救命之恩,徒儿永世不忘!”长庚忙说:“你有腾云驾雾,吞吐江河的神力,且助师傅一臂之力。”水眼金睛兽四蹄扑地,让长庚骑在背上,只听“嗖”的一声,越上了青空乘云而去。 再说,青龙、白虎用鳌山把长庚堵在云光洞里,想他插翅难飞,单等到过了个百八十天的,开洞收尸了。一时,百日已过,二妖乘着酒兴,把鳌山移回原处,钻进洞去,进洞一看,连一根长庚的汗毛也没有见着,二妖正在奇怪,白虎“哎呀”一声,就没了踪影,青龙寻声找去,看见脚下有个岩洞,从里面冒出刺骨的寒风,仔细一听,有微弱的声音传出来:“大哥,快救命啊,大哥!”青龙把头探进洞里,可是刚伸进去,就觉得寒气吹入口中,全身抖个不停,赶紧又缩了回来。怎奈里面喊的太急,青龙咬咬牙,又把尾巴伸了进去,好歹把白虎拖了上来。这时白虎早已冻得瘫在地上,不能站立。青龙对白虎说:“那妖道准是从洞中跑了。”
白虎说:“不可能,十有八九是冻死在里面了。”青龙说:“不管怎样,先把洞子灌满水,是死是活,他都能漂上来!”于是,青龙张开大口,水流如柱,喷向洞内。过了半天的功夫,也没见水漫上来,青龙却已累得气喘吁吁。 且说,自长庚上山后,山下百姓都为他担心,这天,百姓们正聚在庙前为他祈祷,忽然刮起一阵黑风,大家很惊慌,转身想跑,却被青龙,白虎拦住了去路,白虎说,那天,妖道夺去了童女,还伤了我一只眼睛,现在妖道已经死在山洞里,你们赶紧把童女送来,不然我就叫你们横尸遍地!大家伏缩在庙里,吓得浑身乱颠。白虎说完,见无人答应便口吐烈火向后庙内喷去,正在这时睛朗的天空突然下起雨来,烈火即刻熄灭。百姓抬头一看,只见长庚骑着怪兽,那怪兽从头顶喷出雨水。 青龙甚是恼火,飞上天去,也发起水来,立时,地上水深齐膝,长庚忙按下怪兽,怪兽趴在地上,张开巨口,不一会就把水吸干了。这时,白虎趁机向骑在怪兽身上的长庚扑来,长庚用降魔拂尘迎去,正好打了个正着,打得白虎口吐鲜血,一头栽在地上,青龙急忙生风,可是,这回地上寸草不摇,原来,长庚用了定风珠,青龙见自己不是对手,抽身就逃,长庚骑着水眼金睛兽腾空追去,青龙在天上左周右转,忽上忽下,不仅没有甩掉水眼金睛兽,反被它抓的遍体是伤。青龙只好收回头,落到铁刹山顶,水眼金睛兽扑上前去咬住他的尾巴,长庚将降魔拂尘一扬,青龙吓得急忙滚落崖下。水眼金睛兽穷追不舍,青龙用力太猛,被夹在其中,进退两难,直喊饶命。长庚问那青龙;“你这孽龙,快说那童男现在何处?”青龙说:“只要仙人饶我一命,说什么都可以。”长庚道:“道家以慈为本,你虽作恶多端,但只要能改邪归正,我也可以饶你。”青龙忙说:“那童男藏在金童山的石洞里,只有白虎才能打开洞口。我说完了,你快放我下来吧!”长庚道:“撒手饶人是圣贤,今且先饶你一命。”说毕,将拂尘一甩,只听那崖缝喀嚓一声劈开。青龙落在地上,向长庚叩拜不停,说:“仙人既然饶了我一命,我愿今后紧随师傅,做师傅的弟子,您可收留?”长庚见青龙有回心之意,态度诚恳,就说:“今天就认了你这个徒儿,快起来放出童男要紧,”这时,水眼金睛兽已将白虎擒来,白虎见了长庚,慌忙跪地求饶。青龙在一旁道:“我已拜了师傅,你还不快给师傅磕头。”白虎心领神会,急忙喊起师傅。长庚一笑道:“我也收下你这个徒弟。”且说,这九顶铁刹山有五座山峰,中峰最高,称原始顶,东、南、西、北峰,分别叫玉皇顶、灵宝顶、太上顶、真武顶。在东峰下面的一个老虎洞,是白虎居住的地方,老虎洞外有两座山,一个叫金童山,一个叫玉女山。青龙白虎每年掠来的童男童女就分别关在这两个山的山洞里,单等到四月十八,做下酒菜,今年因缺了一童女,青龙白虎也就没有对童男下口。 有人担心,金童从三月三到现在不饿死了吗?原来,这金童山,玉女山的山洞里,金银财宝,美味佳肴应有尽有。别说等到四月十八,就是十年八年也饿不着他,长庚师徒来到金童山,白虎用力移开洞口的巨石,放出了童男。又将金童和玉女山中所藏的财宝全部拿出来,还给了山下的百姓。众百姓跪倒在地,齐声向长庚称谢。长庚说:“青龙、白虎已被我收为徒弟,再不会下山行恶作孽,请大家放心。”那童男的父母,一边给长庚磕头,一边说:“若不是仙道相救,我们还不知要受多少劫难,小儿之命全归仙道,请您收他为徒吧。”那童男也搂着长庚不放。长庚见如此诚心,就收下了这第四个徒弟。李长庚带着四个徒弟在铁刹山修炼,吃住在云光洞中。长庚居大厅石床,四弟子金童子守在左侧;大弟子水眼金睛兽守在后厅;二弟子青龙守在前厅;三弟子白虎守在东厅。长庚又开辟了天桥洞,乾坤洞,风月洞,日光洞作为修炼之地。从此,铁刹山方圆百里,百姓安居乐业,山下百姓为感谢长庚恩情,赶着羊群上山,每只羊都驮上砖瓦石料,在云光洞外,修了三座道观。正殿供着玉皇大帝;东殿供着真武大帝;西殿供着三官大帝,每日香火不断。
人们尊称长庚为度厄真人,他每日在元始顶下的天桥洞面壁修炼。四个弟子在观中大殿念经。这真是,九顶铁刹三千年,别有洞天非人间。一日,长庚面壁之后,站在元始顶领略这仙山景色,突然,他眉毛一竖,见山下成群的蝗虫飞来飞去,遮天盖地,一片片庄稼,转眼之间吃了个精光。他下了元始顶对四个弟子道:“如今山下蝗虫遍地,百姓受此大灾,我们理应相救,但不知如何是好?”青龙说:“这有何难,我一股风就把他们都吹到黄海去喂鱼了。”度厄真人摇了摇头说:“百姓遭了虫灾,你再刮起大风,岂不灾上加灾。师徒几个正说着,只见山下走来一个人。长庚远远一瞧,就知道是西岐的散宜生,急忙迎了出去。两个人相见,十分高兴,长庚问:“不知风吼阵破了没有?” 散宜生说:“自打从这里借了定风珠回到西岐,不仅用它破了风吼阵,还用它抵住了菡芝仙的风袋黑风。这定风珠可立了大功,今天特来道谢,并奉还宝珠。”长庚打了个唉声说:“这定风珠能治风,可什么能治虫呢?”我地近来蝗虫成灾,不知您有何高见?” 散宜生想了一会说:“小弟来时,路过定州,见到一只千年蟾蜍,大如碾盘,也许他能治虫。”长庚一听,就急着说:“那就请您劳神帮我把他请来。”于是,长庚和散宜生一道骑着水眼金睛兽前往定州。 人说癞蛤蟆吃了天鹅肉好成仙,一天,这癞蛤蟆远远看见一只天鹅趴在水边的草窝中,就偷偷地从水上靠上前去,可是没等走近,天鹅已飞上天去。蟾蜍没吃着天鹅肉,可在窝里却拣到了一个天鹅蛋,虽没成仙,倒也长生不老,活到现在已是千年有余。 长庚同散宜生来到定州莲生池,远远见到这只千年蟾。只见它全身是癞,双眼外突,口如大盆,舌长五丈,三条腿,两长一短,伏在洞中十分吓人。散宜生将长庚介绍给蟾蜍说:“此乃燕东铁刹道主度厄真人,此来有事请您相助。”蟾蜍说:“我乃无名小辈,又能帮真人什么大忙?”长庚说:“我们那里正闹虫灾,如能帮忙除之,我和众百姓定忘不了你的大恩大德。”千年蟾说:“灭虫除害,乃我的天职,有什么可说。”说完,他抬起一足,扳趾一算,说:“明天六月初六是灭虫日,咱速前往。”长庚把水眼金睛兽让给千年蟾,说:“骑上它一会儿便到。”千年蟾笑道:“咱自己走也慢不了多少。”只见它三足抓起,蹩足了力气,纵身一跳不见了。他一跳跳到渤海湾,两跳跳到山海关,三跳跳到辽河岸,四跳来到铁刹山。 第二天正式灭虫之日,千年蟾来到山下,使出平生力气,伸出长舌,东一抿,西一抿,所到之处,蝗虫竭尽,不过半日,就装了一肚子。
它回到铁刹山东峰玉皇顶将蝗虫吐出,如小山一般堆在那里。天色刚黑,千年蟾把白虎请来,白虎张开巨口,向堆着的蝗虫喷出烈火,蝗虫立刻燃烧起来,火光如昼。这时,只见四面八方的蝗虫,黑压压的向玉皇顶飞来,投入火中。不断有蝗虫飞来,火势越来越大,整整烧了一夜。 第二天,山民纷纷来报,说一夜之间,田地的蝗虫不见了。长庚告诉乡民:“这都是千年蟾的功劳。”百姓们急忙拜谢。千年蟾对长庚说:“我看此地山清水秀,比我定州的莲花池强多了。不知是否可以收我入你的门下,也在此修炼?”长庚说:“你为百姓除了害,已是功德无量,如能入我道门,真可谓山门有幸。”于是度厄真人又收了千年蟾。 从此,铁刹山下方圆百里年年风调雨顺,风灾,水灾,旱灾,虫灾等等都不再出现,百姓们世世代代安居乐业。 话说,天上的太上老君下界体察民情,见燕东一派生平景象,道门弟子遍布各地,知是九顶铁刹山度厄真人李长庚的功劳,便上奏玉帝。玉帝大喜,传旨召度厄真人入天庭听用。 这日,长庚李大仙正在天桥洞面壁,忽听外面有仙乐飘来。出来一看,见紫气满天,知是有天神降临。
果不多时,太上老君踏祥云而来,站在空中高喊:“度厄真人李长庚及众弟子到升仙岭听旨!”长眉李大仙和众弟子急忙来到升仙岭,跪下接旨。只听太上老君念道:“奉天承运,玉帝诏曰:长眉大仙度厄真人历尽千辛,苦心修炼,今功德已满,召回天庭听用。”众弟子谢旨后,起身来到长眉李大仙身边:“师傅已成正果,召上天听用,弟子们本应庆贺,但不知此去何年何月再来?”说完,个个泪流不止。太上老君在天空笑道:“长眉大仙得道正是修炼所至,大弟子水眼金睛兽可以同去,汝等和大仙所用之物皆被玉帝封为洞中八宝,同为仙家,相见何难?不必悲戚。”长庚说:“诸位弟子铭记在心。”长庚同众弟子依依道别,骑上水眼金睛兽,随太上老君升天而去。山下百姓见铁刹山上紫雾蒸腾而上,不知何故。上山一问,才知道长眉大仙已得道升天而去。大家个个悲喜交加,一齐跪在地上,对天祷告。 为了感激长眉大仙的无量功德,百姓们又在山上修了三座道观。正殿供奉南海观世音,东殿供奉长眉李大仙,西殿供奉山神、药神和财神。这里每日游客来来往往,香火旺盛。 如今,你来到铁刹山仍能看到,在云光洞入口不远的洞顶还有一个圆珠,这就是当年的定风珠幻化而成,在洞顶正中有一石,洞内东侧有一石虎,蹲踞在那里,气势威武,此乃白虎羽化而成,在洞顶有一条痕迹,长约数丈,蜿蜒曲折,状如巨龙盘旋于天空,就是青龙所化,洞深处的蟾蜍便是千年蟾所化。我们通常把大仙用过的和他的徒弟所化成的这些东西叫作洞中八宝。
关于“一千字的摘录”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一条小长运]投稿,不代表友开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iukai.com/cshi/202504-1152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友开号的签约作者“一条小长运”!
希望本篇文章《一千字的摘录》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友开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一千字的摘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千字的摘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巴黎圣母院第01章 大厅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