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畜牧行业顶部来了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畜牧行业顶部来了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畜牧行业是不少股民博弈的波段行业,自2017年也是持续跟踪做过研究,无论是鸡肉,还是猪肉,都有明显的波段特征, 类似民和股份、仙坛股份、牧原股份、正邦 科技 等,都是典型,而他们季报业绩周期活跃,然后调整,而且这一波猪周期,相关品种涨得比较多了,鸡肉在2019年一季度那一波涨幅也很大。不少投资者,希望找到类似这样的行业波段品种 ,今儿先来梳理畜牧这样的波段热点,然后再根据相关特性,给喜欢博弈这一类型的投资者以参考的新的波段行业品种,供大家研究。
在2019年一季度,民和股份为首的鸡肉股出现了一波大涨,当时也是猪肉处于非洲猪瘟影响的初期, 鸡肉替代作用明显,几次猪周期中调整状态时,鸡肉都是受益的,这也是市场的一个规律。而从市场角度,民和股份这一波幅度是很大的,但其实时间周期角度,还是延续之前的波段走势,这也说明了行业本身的特点 。因此,做波段,是对于一个行业节奏的熟悉,并不是很多股民想的那样,只是股价高低的循环。
鸡肉之后,就是猪周期的登场,猪瘟影响,导致出栏大幅下降,而且养猪户基本上都是亏损的,形成了一种出清的状态,随后迎来的是猪肉价格的大幅反弹,连续涨了几倍, 猪肉也是从2019年开始大涨,尤其是类似唐人神等个股,之前几年的持续低迷,这一次猪肉周期爆发,短期内快速涨几倍,创了 历史 新高,然后是阴跌 。
而给大家挖掘的龙头股,牧原股份走势则有所不同,猪肉低迷周期,横盘整理,猪周期则持续反弹,或许每一次它都不是领涨,但从不缺席板块行业,这就是此类股的特点。同时, 走势周期方面,和民和股份等鸡肉股类似,也是典型的周期活跃,一般来说,就是季报预告开始反弹,季报公布后开始阴跌,这一特点在最近几个季度都连续应验了,就是对于个股持续跟踪后,熟悉形成的经验 。
从大周期来说,这一波猪肉强势周期,进入到末端,从价格角度,最新一期猪肉批发价已创逾7个月新低,年内最大跌幅23.56%。 从农户角度,生猪养殖利润从3000元/头以上创纪录高位回落至目前的1000多元/头。而且政策连续加码扶持生猪养殖(如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许多企业加入生猪养殖产业,猪肉的产能会不断恢复 ,大概率到明年初就应该会出现供大于求和价格跌破成本线的可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 生猪期货即将上市,其很可能打破传统的“猪周期”,即猪肉价格高会刺激生猪补栏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打击了养殖户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的现象。 期货本身可以将未来价格有一个体现,同时,有套期保值的作用,因此可以让猪肉生产避免大起大落的情况,进入到一个供需平衡的状态中。所以,近期猪肉在季报窗口活跃后,就是一个下跌的状态。
因此,猪肉、鸡肉都有过大幅炒作, 短期风险收益比博弈效果不佳,那么偏好 与 这种波段行业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另外一个行业,其也是明显的波段周期,可以将研究功课反复使用,同时其也有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历年6-7月份期间,总会形成行业价格筑底的周期 ,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接下来,重点分析。
纵观去年一整年的猪价走势,共出现过两个低点。
一个是6月底,最低降至12.65元/公斤;另一个是10月初,最低降至10.56元/公斤。
伴随着两个猪价低点的出现,生猪产能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去年6月底,大量的肥猪、牛猪开始纷纷上市并陆续出清,之后能繁母猪也在6月份末达到顶峰,7月后开始出现回落。
而在10月初那次猪价低点,同样伴随着能繁母猪的大幅回落,仅9月和10月两个月份就下降了3.41%。
可见猪价是调节生猪产能的最佳利器。
自从进入2022年后,猪价一直就没有什么太大的起色,就连1月末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没能带动猪价上涨。
按照以往猪价低,产能去化这个规律来看,年后整个生猪行业应该是以去产能为主要基调,但是据年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生猪产能的去化似乎并没有大幅度的去化,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先通过一组数据来看一下年后生猪行业产能去化的情况
1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290万头,环比下降0.9%
2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268.2万头,环比下降0.51%
从以上1-2月份能繁母猪的降幅我们可以看出,年后的生猪产能去化速度确实并不快,究其真正的原因,其问题主要还是出现规模猪场身上。
我们不可否认,在猪价低谷时,是会出现部分养殖户、养殖企业退出离场的现象,但换一个角度来说,对于行业巨头这些在更具备成本及资金优势的前提下,此时更是抢占市场的绝佳时机。
因此,规模猪场在猪价低谷时,并不会考虑一时的亏损,借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的一句话:猪价低谷期,资金紧张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更多的规模猪场开始长线布局,纷纷提升各自的年度出栏目标,以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我们再通过一组数据看一下2022年各大猪企的计划目标情况
从以上各大猪企2022年的出栏目标可以看出,行业巨头尤其是上市企业,别说去产能,相反,都还在增加产能,并且部分猪场为实现其定下的宏伟目标一直在建厂、扩张,据最新数据统计,现在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企业,其出栏量已占据了市场60%左右的份额,前20家龙头猪企的出栏量也占据了约20%的市场份额。
这个增速是惊人的,也是历年猪周期中从未有过的。
不可否认,中国养猪业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迈进。
无论是育肥场还是种猪场,其规模也是越建越大,近期几家新建的猪场产能就是最好的例证。
最后我们通过一组新建猪场数据来看一下未来猪场规模
3月25日上午,正大集团内蒙古区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3月10日,天兆峨边种猪场投产,基础母猪存栏3600头,每年可对外提供纯种猪、二元母猪、商品仔猪约9万头。
3月四川汶川绵_镇玉龙村“楼房”养猪场开建,建成后将能容纳8400头生猪。
4月四川宜宾兴文县_王山镇太安村一座种猪场将投产,占地共40亩,计划养殖规模为母猪1600头、公猪50头,年产仔猪35000头。
从以上新建的猪场容纳产能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生猪行业新的产业形态正在形成,未来规模猪场将占据主要市场,且龙头企业将起到引领市场发展的作用。
那么,话说回来,规模场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中小型散户的方向又在哪里?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随着行业规模化的不断的提升,中小型散户生存并不容易,一方面规模效益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各自发展,水平不齐;再加上缺少有效的贷款渠道,资金方面也没有优势,未来市场的压力会更大,散户退出的人也会更多。
不过,朱增勇也表示,中小型散户在生产力、经济和市场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并不会一下就消亡,部分地区的散户依旧会继续为猪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未来中小型散户可以考虑走个性化、特色化的道路,例如,我国的地方品种猪,就越来越受欢迎,也很适合中小散户养殖,同时这也不失为一种行业新的探索。
编后语
目前,我国生猪行业规模化程度急速提升,这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未来规模场解决居民“吃饱”的问题,而中小散户解决居民“吃好”的问题。
两者无论对谁而言,都需要在行业变革期提升管理水平和提升竞争力,否则势必要被市场所淘汰。
关于“畜牧行业顶部来了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寻文]投稿,不代表友开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iukai.com/cshi/202504-157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友开号的签约作者“寻文”!
希望本篇文章《畜牧行业顶部来了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友开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畜牧行业顶部来了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畜牧行业顶部来了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