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国资A股上市公司收购航空企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国资A股上市公司收购航空企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
2007年,当了40年船员的贾鸿祥迎来了他人生中高光时刻,担任大新华物流的董事长。
大新华物流集团是海航集团旗下实力强悍的子公司,贾鸿祥在职的4年间,将老东家“买买买”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先后收购了天津海运、烟台海运和山东海丰,一时间风光无限。
可是,贾鸿祥在收购方面拿手,收购之后怎么管理这些公司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直到2011年,贾鸿祥花了四年的时间也没有想明白,最后造成了大新华物流的业绩报表一片绿,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法律官司一大堆。
所以,贾鸿祥身败退位,但他留给了海航集团一个潜伏的危机。
2008年,大新华物流集团向沙钢船务租了一条好望角型巨轮,海航集团是担保人,过了两年,大新华收到了船,沙钢船务却没有收到租金。
沙钢船务收不到钱,能怎么办,走法律程序呗。
官司打了一年多,最后肯定是大新华输啦,海航集团作为担保人,也有连坐责任。
这时,海航旅业从美国引进了一艘豪华游轮“海娜号”,这是内地第一艘豪华游轮,为海航集团的事业线再添上一朵红花。
受到官司的影响,海航集团始终不赔给沙钢船务275万美元的担保责任费,在大新华集团被“全球追债”的情况下,海娜号开启了它为海航集团的贡献:在2013年首航成功前往越南,第二次航线前往韩国。
恰恰是在韩国出了事。
因为沙钢船务始终想不明白,海航集团是一家有3000亿元资产公司,为啥就是不赔钱?
有钱人欠钱不还,还有理了,简直天理难容!!
所以就把官司打到了韩国去,也就是说,沙钢船务向韩国法院出示证据、担保书,韩国法院确认无误后,扣押了刚刚游到韩国济州港的海娜号。
那时,船上的船员跟游客加起来差不多有2300多人。
收到消息的海航集团立马成立特别公关小组,先安抚好游客的情绪,然后派出五架飞机前往韩国接回游客,接着打点关系,让上头的人给韩国法院施加压力,并且操作舆论导向,让人们认为:韩国,你这么做不妥哦。
从海航集团的公关手段来看,步步紧逼,环环相扣,把损失降低到最少,是一场漂亮的公关战例,顺利让海娜号回家。
但是,从这次事件来看,那些投资者却看到了海航集团预防危机的问题,在以后给海航集团投资更加慎重。
而大新华集团,在这一年宣布了破产重组。
大新华集团出事了,还有海航集团兜着。
但是,海航集团在面对大新华集团出现的危机,没有从中汲取教训,在7年后,他也踏上跟大新华集团同样的命运。
二
海航集团的前身是海南航空,1993年,海南航空成立,公司只有一千万元,这点钱连飞机翅膀都买不起。
不过,这一年吹来了股份制改造这股东风,海南航空有了这个利好消息,搞来了2.501亿元,但还是买不起飞机。
没事儿,海航集团有超强的融资手段,没有任何抵押,就从海南交通银行得到了两架波音737-300。
1993年5月2日,海航的首航从海南海口飞到北京,预告着海航跨出了第一步胜利。
接下来,海航的首要工作是找到更多的飞机,发展更多的航线,这样才有人愿意坐他们家的飞机。
可是,从哪里搞到钱呢?靠赚飞机票,估计要好几年才能回本,海航明显不会选择稳扎稳打的方式,而是选择了他的老手艺:融资。
1995年,海航融资得到了2500万美元;过了两年,海航在B股上市,融资到2.77亿;再过两年,海航的价值上升,在A股上市融资到9.43亿。
有钱了,豪横了,路子也广了。海航在融资和发展一手抓,在短短的几年里,就成为了国内重要的地方性航空。
到了2000年,海航迎来了他的第一次打击,他的自卑感,也是从此而来。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WTO,这预示着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同时也给了国内企业带来危机感:外国企业来中国抢生意了。
而且论实力,中国所有的民航飞机加起来都不如国际一家大航空集团。
民航总局在中国正式加入WTO前开始布局,公布国内的民航企业进行重组,以国航、东航、南航这三家公司为龙头。也就是说,海南航空要被其中一只龙头并购。
可是,作为一个花了七年时间发展起来的民航,好不容易有了点成绩,不会白白把成果拱手让人。
当时的海航集团执行总裁李维艰说: 四条腿的桌子比三条腿的桌子强。
这第四条腿,就是海航集团。
此时海航集团面临的问题:航线少、规模小;地域分布几个点、政策扶持想得美。
为了解决困境,顺利成为第四条腿,海航集团再一次用了他的老手艺:并购。
在并购之前,海航走出了一步妙棋:抢夺机场,海航集团控股了海口美兰机场,成为了中国第一家控股机场的民航公司。
有了机场,海航集团想让谁飞就让谁飞,天王老子来了也管不着。
接着,海航并购了长安航空、新华航空、山西航空这几家民企。其中,长安航空提供了10多条从北京始发的黄金航线,山西航空提供了40多条支线航线。
这样一来,海航有了航线,规模也变大了,地域分布更是百花齐放,有了第四条腿的实力。
到了2002年,民航总局承认了海航,海航集团统一使用HU代码。
海航集团的这一场翻身仗打得很漂亮,他展现了很旺盛的生命力。
一方面是时代推动着他前进,一方面是不甘于落到被并购的下场,于是,海航集团反其道行之, 不想被并购,那就并购别人 。
虽然民航总局承认了海南航空,但是,海航集团不是官方的计划之内,这也就是意味着海航是后娘养的,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发展空间的天花板都给海航盖好了。
所以,此时的海航未免显得有点自卑。
海航并不认命,先后杀出了公务航空、通用航空、海外航空三条血路。
2002年底给了海航发展一个契机。
那会儿,“非典”来袭,民航企业受到了很强的冲击,海航也不例外。就像2020年的情况一样,人人都呆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谁会去坐飞机?
为了规避风险,海航散发思维,寻找了一条“航空+”路子。
就是以航空为基础,发展跟航空相关的业务。于是,海航发展了“航空+酒店”、“航空+ 旅游 ”、“航空+商业”等等。
不得不说,这条路子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海航集团的战线拉得太大,业务贼多。
海航集团在国内发展还算老实,稳扎稳打,还搞出了点名气,就拿“航空+酒店”,海航酒店集团名下有两个五星级酒店,唐拉雅秀酒店和金海马。
等时间来到了2008年,欧美国家金融危机爆发,海航集团认为自己成为世界级卓越企业的机会来了。
三、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面发展成了席卷欧美的金融危机。
这段时间,美股的股价下跌,道琼斯指数下跌45%,从14279点跌至7800点附近。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各国很多企业的资产缩水,价值受挫。
中国很多企业一看,这些企业便宜了呀,正好腰包里有闲钱,于是开始大规模收购欧美企业,为自己的企业品牌国际化打下基础。
海航集团在这么重要的时刻,进化了老手艺人的手艺:从并购到收购。
当时的海航集团董事长陈锋说: 国际化是海航集团成为为世界级卓越的必由之路,收购兼并仍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 。
好家伙,收购兼并是海航集团发展的一个模式。
从2010年开始,海航集团的收购了土耳其的飞机维修公司,尝到了甜头,就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渐渐魔怔了。
海航收购的 历史 在2015年到2016年期间达到巅峰,完成了35项、270亿美元的收购案。
在2016年,海航集团挤进了世界500强,厉害吧。
厉害是厉害,但是海航收购的那些钱,从哪里来的呢?
一个是借,一个是贷。
海航从航空发展成一家大集团,依靠那些飞机票能有270亿美元吗?没有。
所以,为了完成自己的收购大计,海航在国内借钱,在海外贷款。
海航集团在享受世界500强的掌声时,脑瓜里想的却是怎么偿还4680亿元债务。
荣誉是一时的,还债是一生的。
海航还钱的方式很鸡贼,这里了解到的方式:股权融资。
在2015年牛市的上升期时,股价溢价高,定向增发股权可以募集到更多的钱。
海航旗下有七八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权,韭菜们买了,海航钱到手了。海航用这些钱,一部分去还债,一部分补充流动资金,一部分投资优质项目。
投资项目也很鸡贼,去收购那些原始股,等到公司上市之后,原始股翻了十几倍或者几十倍。
一般来说,按照这么操作下去,海航或许就偿还外债。
这只是或许罢了。
在2016年的那波收购潮中,海外并购成交价格为净资产的9.22倍左右,也就是说,多付了9倍的钱。
万达的王健林也不可避免,收购了世界三大文娱产业,最后不得不卖掉国内的700亿资产还债。
所以,无论海航如何操作,资不抵债的情形越演越烈。在27年的发展中,海航没有形成自己的牢固的护城河,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会擦亮眼睛。
到了2020年,疫情的冲击,全世界的企业都不好过,资金链更是断绝,现金流越来越重要。
这对于欠下巨债的海航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不得不在2021年宣布破产重组。
四
20世纪80年代,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日本企业心大了,狂妄了,扬言要买下半个美国,从此走上了海外收购之路。
但没过多久,日元贬值,日本遭遇股价,日本企业的扩张之路也由此结束,把伸向世界的并购之手缩回了国内。
并购、收购,最重要的是钱。
没有太多的钱,想要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自然是痴心妄想。
海航集团的海外扩张失败,宣告破产,源自于他的一开始。
海航靠着一千万起家,用融资的方式租到了第一架飞机;在民航并购年,用并购的方式在国内市场拥有了一席之地;再用并购的方式,扩宽自己的业务,拉长战线。
并购,只是手段,并不能成为唯一模式。
不知道,现在还会不会有人喊出那句:融资为了并购,并购为了融资。
带着资本的脚铐跳舞,早晚被资本反噬。活该。
中航高科是央企。中航高科的全称是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市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862),是主要从事航空新材料研发生产、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制造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南通市。
公司前身源于1956年成立的南通机床厂,1994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5年公司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依托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优势资源,将原有机床业务改造升级为数控机床及航空专用装备业务,加之重组注入的新材料业务,公司已成为新材料及装备制造领域具有相当规模和行业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
公司下属企业和主营业务
目前公司拥有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优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北京优材京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通航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南通万通航空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共5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业务主要涵盖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汽车、医疗器械、装备制造、创新创业投资等。
公司经营范围
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技术开发;航空新材料、轨道交通、汽车、医疗器械、数控机床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房地产开发;创新创业投资。(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秉承“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宗旨,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新材料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体制机制、公司治理、融资投资等优势,促进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发展,持续做强做优,积极回报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新贡献。
公司旗下企业业务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航空复合材料行业的领跑者,在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技术、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结构、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金属基及陶瓷基(含C/C)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材料表征与测试技术、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集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目前正积极推进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在民用飞机、汽车、轨道交通、石油、电力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
关于“国资A股上市公司收购航空企业”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听安]投稿,不代表友开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iukai.com/cshi/202501-119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友开号的签约作者“听安”!
希望本篇文章《国资A股上市公司收购航空企业》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友开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国资A股上市公司收购航空企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国资A股上市公司收购航空企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